江诗丹顿的历史作品中,天文显示与逆跳功能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 1930 年的 "魔术手" 怀表,到 1994 年的 Mercator 系列,再到 2017 年的 Celestia Astronomical 天体超卓复杂手表,每一件都彰显品牌在这两大领域的深厚底蕴,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 正是这条时间轴上的新篇章,用现代技术重释古老灵感。
Métiers d’Art 艺术大师系列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 采用直径 43mm 的白金表壳,搭配深蓝色鳄鱼皮表带,内衬同样以鳄鱼皮制成,并由金线缝制,营造出极致细腻的质感。折叠扣同样以白金打造,与整体设计相互呼应。虽然这是一款复杂时计,但其设计并不浮夸,而是以沉稳优雅的姿态展现出历史与创新的融合。
手表正面设计堪称一场舞台剧,核心是一尊经手工润饰的钛金属人偶,双臂分别化为小时与分钟的逆跳指针,左臂搭配罗马数字时标,右臂搭配阿拉伯数字分钟刻度,与深蓝色渐变双蓝宝石面盘相映成趣,眼尖的人会发现这尊人偶和面盘背景其实和江诗丹顿 270 周年的另一大献礼 ——La Quête du Temps 顶级座钟有着一脉相承的设计概念,至于以人偶显时则是对 1930 年代魔术手怀表的致敬,但不同于历史作品,新作能在 "持续显示" 与 "按需显示" 间切换。
当佩戴者选择静待模式,人偶双臂会自然垂下,时间在 "后台" 默默流动;按下 10 点钟方向按把后,双臂会同步抬起,瞬间展现精准时间,这项专利机制以轻盈的钛金属减轻冲击,并确保在 11:59 与 12:00 的切换瞬间,指针能精准同步,克服了传统逆跳常见的不同步问题。
人偶背后的蓝宝石圆盘更是一大亮点,其上层描绘了 1755 年江诗丹顿创立当日的日内瓦星空,细节经过天文学家严格校正,精准无误,盘面顶端还悬浮着一枚立体月亮,由钛金属雕刻而成,一半镀上金色 PVD,另一半覆以深蓝色,细腻呈现盈亏变化。月亮与外围刻度环以 29.5 天为周期旋转,并能随时调校而不影响走时精度,这也是江诗丹顿特别申请专利的技术,而面盘下方还有独特的两段式动力储存显示,直观呈现长达六日的能量状态,设计平衡且充满巧思。
翻转表壳至背面,另一场天文盛宴立即展现眼前,蓝宝石底盖上以激光雕刻与金属喷镀工艺制成的星空图,可即时追踪星座运行,精确度高达 9,130 年仅有一天误差,同时也能精准显示恒星日,透明底盖内还能见到机板桥上的 "270 周年" 纪念标识,象征着这款时计的历史地位。机芯装饰也经过特别考量,采用环形缎面拉丝处理,而非传统日内瓦波纹,目的在于减少蓝宝石底盖的反光,让佩戴者能清晰欣赏星空细节。
这款时计搭载全新自制 3670 手动上链机芯,江诗丹顿历时三年研发,包含 512 枚零件与 55 颗宝石,并融合四项专利,高震频 5Hz 内含三个发条盒,带来长达 144 小时动力,既能确保逆跳显示的顺畅稳定,又能供给高震频对能量的庞大消耗。最令人佩服的是,虽然结构复杂,但每枚零件都经过传统手工打磨,即便是隐藏在内部、组装后几乎看不见的部位,也维持江诗丹顿一贯的精致标准,这枚机芯同样通过日内瓦印记认证,象征着品质与美学的双重保证。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 是一只将艺术、科学与时间哲学融于一体的时计,它延续了江诗丹顿 270 年来对制表工艺与美学的探索精神,也象征着品牌不断挑战复杂工艺极限的决心,尤其是限量 20 只的稀有身份,让这只表注定成为收藏家争相追逐的梦幻清单目标。
18K 白金材质/3670 手动上链机芯/逆跳时、逆跳分显示 (可选择持续或按需显示)/月相显示/两段式动力储存显示/恒星日显示/星空图/蓝宝石水晶镜面、透明底盖/防水 30 米/表径 43mm/限量 20 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