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73年创立至今,URBAN JÜRGENSEN的名字就与精致机芯和工艺美学划上等号,无论是早年的海洋天文钟,还是后来那些充满古典气质的怀表与手表,这个品牌的历史从不缺乏传奇色彩,然而也因为那种执著于传统与细节的理念,让品牌在当代市场快速变化中显得步履沉重,几度陷入经营困境。

直到2021年,一切开始改变。来自美国的Rosenfield家族,原本就是URBAN JÜRGENSEN的忠实收藏家,他们与几位策略投资人联手,决定把这个品牌救回来,但光有钱还不够,真正的关键人物,是独立制表大师Kari Voutilainen。

之所以说Kari Voutilainen是这次重生的灵魂人物,并不是溢美之词,他是当代最受敬重的独立制表师之一,还曾在URBAN JÜRGENSEN历史重要转折点上,扮演幕后推手角色,2005年时任URBAN JÜRGENSEN技术总监的Derek Pratt由于生病未能完成一款计划中的椭圆形怀表,后来他决定交由Kari Voutilainen接手完成,也就是从那时起,后者对这个品牌的设计语言、机芯装饰与工艺哲学,已默默产生影响。

如今,Kari Voutilainen不再是来帮忙支援的帮手,而是以共同执行长的身份全面掌舵,与他搭档的Alex Rosenfield,拥有媒体与品牌策略背景,两人一文一武,从设计到行销全权主导,这次他们带来的,不是几款新表这么简单,而是完整重塑后的新URBAN JÜRGENSEN。

回归后的URBAN JÜRGENSEN最近一口气发表UJ-1、UJ-2与UJ-3三款作品,只占整体回归项目的一部分,真正让人惊艳的,其实是他们对品牌DNA的重新定义。从表壳设计出发,他们没有盲目复刻,而是选择抽取精华再创造,例如他们那种熟悉的水滴形表耳变得更加锐利俐落、巴黎钉纹与大麦粒纹的面盘细节经由手工机刻雕花重新演绎,整体设计在古典与现代间取得绝妙平衡。

更深层的亮点来自于机芯,三款表搭载的UJ-1、UJ-2与UJ-3机芯,想然全为自制,并由Voutilainen与他在比尔(Biel)的团队,包括女儿Venla Voutilainen共同监制,这些机芯不只是好看或高规格,还带有明确的历史对话感,例如UJ-1机芯就向Derek Pratt开发的陀飞轮致敬,而UJ-2则导入极少见的双轮自然擒纵装置,是对传统擒纵系统的一种挑战与提升。

整体生产策略方面,新URBAN JÜRGENSEN走的是“少量、高质、直营”路线。据知他们不进通路、不大量铺货,而是选择限量小批制作,并由品牌直接销售给收藏家,这样的模式固然先排除了切入大众市场的可能性,但却非常吻合品牌所诉求的回到本质精神。

URBAN JÜRGENSEN这次的回归,并非靠着经典复刻制造话题、引起关注,也不是炒作复古风潮的短线操作,他们花了将近4年时间,好好从品牌定位、产品设计到销售策略,一步步精雕细琢,让人看见什么叫做真正的品牌重启。在这个许多品牌都忙着讲故事的时代,UURBAN JÜRGENSEN选择让制表本身说话,这也许不是最响亮、热闹的回归方式,但肯定是最用心的那一种。对于真正热爱机械时计、懂得欣赏制表艺术的藏家来说,URBAN JÜRGENSEN的名字,终于又回到了它应该属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