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 La Quête du Temps天文钟

“一场纵横时空的人类宏伟奇旅”

English Español Pусский 简体中文
September 2025
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 La Quête du Temps天文钟
该如何形容La Quête du Temps这款非凡的时计杰作呢?诚然,它既是一枚精准度极高的天文钟,亦是汇聚众多卓越艺术工艺(métiers d’art) 的集大成之作。这一时计凝聚并浓缩了数个世纪以来制表、天文与艺术智慧,并且充满创意——它是全球首款通过人形自动机械人偶装置来报时的时计作品。作为机械艺术的巅峰之作,它兼具诗意与哲思,不仅是文化的彰显,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款作品凭借其精湛的科学技术与非凡魄力,为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品牌创立270周年烙下了璀璨夺目的时光印记。

数据本身已然彰显其非凡之处:历经7年研发;高度超过1米;包含6293个机械零件,其中仅机芯便包含了2370个;外观装饰零件高达1020个;囊括22项复杂功能;自动人偶装置通过158个凸轮驱动144种机械编程动作;搭载2首主题乐曲;并斩获15项专利,其中包括7项制表专利。

犹如指挥家引领交响乐团一般,在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的统筹下,众多工艺大师、设计师、工程师、天文学家、音乐家以及制表大师携手合作,将这一非凡项目化为现实。众多手工艺术为其外观装饰与细节雕琢赋能,其中涵盖了珠宝镶嵌、硬石镶嵌工艺、珍珠母贝镶嵌、水晶镶嵌、大明火珐琅、玑镂工艺、高浮雕雕刻、青铜雕塑及玻璃微绘。

JPEG -

这是一件凝聚各方精粹的典范之作,它诞生于深度的协作,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根源可追溯至人类对天文现象始终怀有的探索欲——而正是这些天文现象,构成了我们计量时间的基础。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于1755年诞生,在此背景下它既能够借鉴启蒙运动时期的科学技术,又能将这份历史底蕴与当下时代紧密结合,打造出这样一枚机械艺术的巅峰之作。这一切,都恰如其名:La Quête du Temps(时之远征)。

JPEG -

此作品是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立志“超越制表疆域”的力证。作为一件博物馆典藏级作品,它将于2025年9月17日至11月12日在巴黎卢浮宫举行的展览中,作为核心展品首次公开亮相,并与这座著名博物馆珍藏的多件历史时计同台展出。这些历史时计包括曾于1754年献给路易十五,并在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支持下于2016年完成修复的La Création du Monde天文钟。

立于时光中央的人形杰作

在La Quête du Temps的核心位置,矗立着一尊Astronomer天文学家人形装置。其设计特意呈现中性之美,姿态优雅宛若舞者。这位高度近30厘米高的天文学家仿佛置身于宇宙中心,其周围环绕着一座玻璃穹顶,穹顶上以微绘工艺精准再现了1755年9月17日上午10点日内瓦上空的星座图景——这一刻,正是 Jean-Marc Vacheron 签署契约聘用其首位学徒的时刻。这组星座的精确构型,由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测算得出(该机构成就斐然,曾参与首颗系外行星的发现工作)。

天文学家人像立于一轮太阳之下,一枚三维立体逆跳式月亮则沿半圆形轨道在其前方运行。人像两侧,时标刻度仿佛悬浮于太空之中:罗马数字标示小时,阿拉伯数字标示分钟。天文学家的身躯以青铜铸造,表面覆以3N黄金镀层,并雕刻星座图案,并以钻石点缀代表主要恒星。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位Astronomer天文学家并非静止不动,这在制表领域堪称绝无仅有。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自动机械人偶装置,能流畅完成144个连贯动作,通过举起双臂来指示12小时以及构成每小时的12个五分钟间隔。为实现这一精准指示功能,一组由158个凸轮构成的机械装置通过机械时间记忆机制,将天文学家机械人偶与时钟联动。

在制表史上,从未有自动机械人偶以如此方式在立体空间中指示时间。其创作者 François Junod 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自动机械人偶制作大师,但他也坦言,这无疑是迄今为止是他所承担过的最具挑战性的项目。

JPEG -

难上加难的是,这位“天文舞者”可根据指令,配以音乐完成三组预设编排动作,这得益于 François Junod 为其专门研发并融入人偶机械结构的两台音乐装置。

在第一段动作中,一段旋律唤醒天文学家人偶,它先环顾四周,随后指向其脚下的昼夜标识。接着,它举起手臂指示月亮,并展示月亮在其前方弧形轨道上的运行路径,最终回归初始姿态。

在第二段动作中,伴随着由Woodkid创作,通过金属音琴(metallophone)和Wah-Wah音管演奏的乐曲,天文学家人偶先以左臂、再以右臂指向头顶的星辰,同时头部也随之转动。

第三组动作可按需触发,也可提前24小时预设程序,天文学家人偶会在悬浮的时标刻度盘上指示时间。更复杂的是,小时和五分钟时标以随机顺序进行。因此,即使自动人偶在短时间内被连续激活两次,其每次的报时动作也将会截然不同。

汇聚天文高级制表领域一切精湛技艺

在自动机械人偶装置之下,是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为La Quête du Temps研发的专属机芯,该机芯堪称这家日内瓦制表工坊在天文高级制表领域所有专业技艺的凝练之作,甚至可说是至臻典范。此机芯除显示小时和分钟外,还集成了万年历功能,日出日落时间显示、15日动力储存,以及背部的恒星时显示功能。此外,它还驱动着那枚在自动机械人偶前方运行的球形逆跳月亮装置,让其精准遵循着29.5天的月相周期运行。

此机芯由一枚异常硕大的陀飞轮进行调节,它的尺寸超过该制表工坊为腕表打造的最大陀飞轮的两倍以上。该陀飞轮搭载直径16.8毫米的摆轮,被安置于一个形似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马耳他十字标识(Maltese Cross)的28毫米陀飞轮框架内,并由一个长达43.3毫米的桥板支撑。对于La Quête du Temps而言,陀飞轮可抵消地心引力的影响,让走时更加精准的特性显得尤为珍贵,因为与腕表不同,它始终处于垂直静置状态。

JPEG -

透过放大镜可清晰看到,陀飞轮位于12点钟位置,镶嵌于长阶梯形钻石圆环之中。与之呼应的是,6点钟位置设有24小时昼夜显示刻度环,同样以长阶梯形钻石镶边装饰。

表盘外缘,左侧设有以罗马数字标示的逆跳小时显示,右侧则为以阿拉伯数字标示的逆跳分钟显示,二者均搭载于水晶材质的半圆形刻度盘之上。这款精妙的表盘由四层透明结构层叠而成,呈现出一系列圆弧、曲线及同心圆造型。表盘通过开窗式设计呈现万年历功能,其中10点钟位置显示星期,2点钟位置显示月份。至于逆跳日期显示则出现在24小时盘正下方的半圆中,并通过一枚太阳/月亮指针来指示具体日期。

此外,闰年显示位于陀飞轮右侧的一个小视窗内。动力储存显示则以两个半圆弧呈现,每一半均标有7.5天动力刻度,合计共15日的动力储备。

JPEG -

在表背,一枚描绘北半球天穹的副表盘正实时追踪星座的运行轨迹,以此测算恒星日——恒星日比民用时间所定义的24小时太阳日约短4分钟。除了在12点钟位置以半圆环增设一组动力储存指示外,背面表盘还由两个同心圆环绕,内圈标注月份数字、季节及二分二至点,外圈则镌刻有黄道十二宫星座符号。

La Quête du Temps总共汇聚了22项制表复杂功能,此外,Astronomer天文学家自动机械人偶装置本身亦属一项独立的复杂功能。Astronomer天文学家自动机械人偶由158个凸轮控制,动作流畅连贯,是一项极具突破性的创新设计,能与之比肩的还有逆跳月亮装置。这枚月球实际上可视为第二个自动机械人偶装置,它沿弧形轨道遵循着29.5天的周期运行。该月相功能采用双层结构设计,配备专属机械结构与发条盒,同时与天文学家自动机械人偶装置和主机芯相连。这一设计在制表领域亦属首创,品牌为此已申请专利(在全部15项专利申请中,包含7项钟表领域专利,此为其中之一)。

其他专利技术还包括:采用两种不同运行方式的擒纵机构共同驱动天文钟机械装置的系统;以及,创新型动力储存机构,该机构可使两组独立的动力储存显示依次运行(如前文所述,每组显示对应总15天动力储存中的7.5天)。

旷世・通透・至臻

如此恢宏巨制极易给人以厚重压抑之感,但La Quête du Temps得益于全透明化设计,使其显得轻盈通透。而这一设计也恰能充分展现其底座中由 François Junod 研发的双重复杂机械结构,该结构既包含了传动机构,又集成了音乐装置。每当天文学家自动机械人偶启动时,这套系统便会随之运转,焕发生机。

打造自动机械人偶上方直径达40厘米的玻璃穹顶,亦是一大挑战。它必须轻盈、坚固且稳定,支撑结构要足够强韧,同时又不影响其美观。最终解决方案是采用拱状支撑结构,设计灵感源自浑天仪的球形框架造型。

作品的每一处细枝末节都经过精雕细琢。所有部件的打磨工艺均需达到极高水准,尤其是钟体机械结构与陀飞轮相关部件,如陀飞轮框架需进行手工抛光与倒角处理,不允许存在丝毫瑕疵。毕竟在如此规模的作品中,任何细微瑕疵都肉眼可察。而仅机芯便包含了2370个零件,每一零件都需满足这般严苛标准,其任务的艰巨程度不言而喻。

限于篇幅,我们无法逐一罗列La Quête du Temps所采用的全部材质与工艺,仅以支撑钟体的底座为例。底座采用青金石板材打造而成,以硬石镶嵌工艺内嵌宝石,用以呈现太阳系各大行星,其中蓝铜矿代表地球、红碧玉代表火星、疯狂蕾丝玛瑙代表木星、银曜石代表水星等。每颗行星的名称则以珍珠母贝材质镌刻而成。

JPEG -

背面表盘的中央绘有天穹星图,每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完整旋转一周。该表盘由矿物玻璃雕刻而成,表面镌刻星辰与星座图案,并以金墨着色。表盘外圈环绕着一圈月光石镶嵌装饰,中央饰有12段水晶细工镶嵌图案。此外,同样的水晶材质也用于打造包裹八边形底座的精细雕刻面板,该底座为自动人偶机械装置提供保护。

月份、季节、冬至夏至及春分秋分的标识均采用大明火珐琅工艺制作。不同部件采用了不同的雕刻技术,例如Astronomer天文学家自动机械人偶身上的星座图案采用了精细雕刻工艺,太阳/月亮24小时指示器向外延伸的光芒纹路,则采用了高浮雕手工玑镂工艺。

Astronomer自动机械人偶玻璃穹顶之上的天穹图以微绘工艺装饰而成。这项工艺的难度本就极高,工艺大师需借助双目放大镜全凭手工绘制,且不容有丝毫差错。更具挑战的是,图案需绘制在玻璃内侧,意味着工艺大师必须反向且倒置绘制星座图案。在历经六个多月的研究与试验之后,工艺大师最终耗时整整三周,全程保持高度的身心专注才得以完成。

JPEG -

关于这件令人惊叹的 La Quête du Temps天文座钟,可述之处远不止于此。

最后,且以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的风格与传承总监 Christian Selmoni的话语作结:“整个项目的关键在于汇聚一群同样充满热情、才华横溢的有志之士。他们愿意共同畅想,彼此挑战,并且相互支持彼此的创意。在每个阶段,我们都力求突破极限。这是一段持续不断的创意历程,但我们始终未失幻想与趣致。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恢弘壮阔的人类共赴之旅。”

banner
更多

订阅Europa Star

©2025 WATCHES FOR CHINA - ALL RIGHTS RESERVED.